- 評論 | 研究 更多
-
新時代的“平視外交”已經開啓了
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可謂是一個里程碑事件,它向全世界準確地傳達了今天中國人民的心境和眼光:我們平視我們的對手,美國已經沒有資格,也沒有實力對中國進行遏制和説教。中國人民不吃這一套。中國新時代的“平視外交”就此開啓。 [全文]
-
一週軍評:為了爭奪軍費,美軍不惜對中國“開掛”
本週,美國軍事媒體報道了幾件有關未來作戰力量的新聞,在某種角度上也體現了美軍在拜登時代面臨“大國競爭”情況下,對整體時局的判斷與軍種之間盤根錯節的“小九九”。 [全文]
-
-
世界需要新文明,這個任務在中共和中國人民肩上
中國全球外交的政策目標要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結合起來,要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結合起來,要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結合起來。如果脱離了這些,簡單的輸贏就沒有意義了。中國在世界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輸贏的問題,是贏了以後可以給予人類和世界以什麼的問題。 [全文]
-
我曾在阿富汗作戰,仍在想這場戰爭值得打嗎?
忘記這場戰爭或繼續前行都會使我感到內疚。也許是因為,對這段歷史的記憶是我能夠留給後世的唯一資源。終有一天,我會最後一次回想起自己在阿富汗的經歷,我對這一天充滿恐懼,不是因為最後一次而是因為不會有人在意…… [全文]
-
考古學能改造人的世界觀?中國考古學的使命是什麼?
中國考古的目的首先是更好地認識中華文明,一方面是認識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中國歷史之為信史,祛除中國歷史在近代受到的懷疑。另一方面是在認識中國文明源遠流長的同時,認識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全文]
-
假如《山海情》發生在印度會怎麼樣?
印度的運行模式是政府跟富人一起聯合起來收割中產。由於國家根本價值觀的扭曲,他們並不願意消除貧困,只是誰都不敢承認而已——消除貧困的本質是在消滅階級。只有當一個國家有着縮小階級差距、甚至消滅階級的願望,才有可能真正地消除貧困。 [全文]
-
中國,是時候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領導者”了
習近平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贏得了全世界的廣泛讚譽,被《外交政策》雜誌評論為:“就憑這短短的兩句話,中國領導人可能已重新定義了人類的未來前景”。這並非誇大其詞。中國正在以自己的行動為全球減排提供新思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無私幫助,為一直“拖後腿”的美國提供競爭動力。 [全文]
-
菅義偉訪美提台灣,是想讓中日關係倒退52年嗎?
2022年是中日建交50週年,沒想到菅義偉能在此時幹出如此離譜的事情來。中日經濟上的脱鈎,符合美國的對日要求,也能了卻自民黨、日本保守勢力常年來敵視中國的舊夢,但日本走出失落的願望將變得更加無期。 [全文]
-
如果駐阿美軍預知20年後撤軍還要跟塔利班談判……
20年阿富汗戰爭燒掉了美國2萬億美元,平均每天2.7億美元,這樣的高昂代價,全世界恐怕也只有美國能負擔這麼多年。另一方面,這麼久的戰爭也反映出了一種非常21世紀初的美國式迷茫。如果2001年進入阿富汗的美軍知道20年後的美軍後輩在撤軍前還要和塔利班進行談判,恐怕會氣得衝到五角大樓鬧個兵變不可。 [全文]
-
拉來原子能機構“背書”,你知道日本有多“努力”嗎?!
如果某些人企圖以此論述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福島核危機中的具體作為純潔無瑕如白蓮花,乃至於企圖進一步論述國際原子能機構給日本的非法排污行為提供了不可辯駁的政治合法性,那就不光是“瞎了眼”,恐怕還“黑了心”。 [全文]
-
禍亂新疆,美國“短劍”在行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新疆反恐形勢嚴峻程度一度居高不下,與美國“短劍行動”不無關係。“世維會”“東伊運”等境外東突勢力,通過與中國新疆接壤的國家頻頻向新疆滲透,把受極端宗教主義蠱惑的青年欺騙到“基地”組織受訓,再返回國內製造恐怖事件。 [全文]
-
專訪| 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戲
雖然有了這些造型設計——革命正氣、大義凜然,但她終究還是個女人,所以這個戲也賦予了柯湘某些女性的性格特徵。在關鍵時刻,她比雷鋼更沉得住氣,也因此她能夠顧全大局,我認為這是女性思維中會有的特徵。 [全文]
-
氣候問題中國要堅守原則,這不只代表我們自己
大氣中積累的二氧化碳很多都是西方几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形成的。現在他們人均3萬美元,都吃出“三高”了,當然可以“站着説話不腰疼”。發展中國家必然需要一定碳排放量支持自身發展,但他們沒有話語權。中國不發聲,就更沒人替他們説話了。 [全文]
-
家庭結構鉅變迫在眉睫,中國怎麼辦?
目前來看,中國家庭規模的持續萎縮不可避免,其後果很快就會令人震驚地顯現出來。這將使個人揹負沉重的經濟負擔,使其無力遷徙和冒險創業。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政策都將受其影響。某種程度上,中國家庭結構的這種變化已經威脅到未來幾十年的強國夢。 [全文]
-
我的信心來自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持
中央政府的這些關鍵行動招致了來自某些外國政府、政客和西方媒體的大量詆譭和惡意攻擊。他們實施慣用的“妖魔化”策略,稱選舉制度改革是民主的倒退,卻對困擾香港人民一年多的騷亂、破壞和人身危險視而不見,將暴力和極端主義美化為“民主鬥爭”。 [全文]
-
壟斷亂象這麼多,為何先拿阿里“二選一”開刀?
對平台反壟斷監管會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嚴格。這次處理阿里,是從“二選一”這樣一個非常典型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入手,可能也體現一種由易到難的思維,因為還有很多不那麼典型的行為需要規範,比如百度的搜索結果排序、大眾關心的“大數據殺熟”等現象。 [全文]
-
對日孝順對內反核,民進黨“温馴”實錘
在洗腦民眾的能力上,日本政府是高手中的高手,以哄騙為主要手段,幾可説是無微不至的哄騙。政府越心虛,哄人的温柔度就越高,“吉祥物化”有害物質,只是基本步驟。賴清德“乾淨煤”套路就是來自日本的説法,整套將黑洗白的專業技藝,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全文]
-
中國在歐洲議會沒朋友?原來是有些歐洲人又在搞事情
西方反華就“三板斧”:一,所謂調查機構、非政府組織甚至情報部門“爆料”,提出指控;二,智庫媒體跟進調查,炮製有“可信度”的報告;三,政府部門和立法機構介入,出台政策和議案,打壓有關人員和組織。雖早已不新鮮,卻足以持續阻礙中歐關係的發展。 [全文]
-
自媒體討論福島核污水排海問題,不能捨本逐末
日本政府作出向海洋傾倒福島核污水的決定之後,許多中國自媒體集中討論科學問題。但這是捨本逐末,它首先是一個國際社會公德問題,其次是國際法律的權利義務問題,最後才是科學問題。這個問題的實質不是核污水有沒有危害,而是它有沒有權利向公共區域排放。 [全文]
-
攻擊亞裔的多是黑人嗎?7個關於仇恨亞裔犯罪的苦澀事實
針對亞裔的種族仇恨攻擊在近年來越來越顯著,但也仍然是百年前歷史的重蹈覆轍。與很多華人的印象並不一樣,事實上,這些犯罪依然主要由佔美國主體的白人羣體造成。 [全文]
-
我不相信西方版的新疆故事,但我也想説……
我相信沒人想生活在恐怖主義威脅下,但一些人肯定也對增加警力和被監督感到不滿。新疆人民是否真正瞭解中國在應對什麼?美國撤銷了對ETIM的恐怖組織定性,現在美國更可能針對新疆動員恐怖分子了。中國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但也需要更好地向人民解釋原因。 [全文]
-
這個荒唐決定,在日本政府內部是如何被通過的?
企業和政府先是把事故拖進了難以收拾的田地,然後經歷十年消極的“佛系”應對,最後突然對你説“我一不做二不休決定把水倒了,你必須相信這是很科學的決定”。這裏“科學”一詞聽起來必然非常刺耳了。 [全文]
-
職業教育,也是中國在猛補的製造業短板
很多非名校畢業的本科生,雖然在本科階段學了不少知識,但水平差得很遠。學校實驗、實訓設備少,實訓少,學生得不到培養,同時理論學得也不紮實。結果上去搞研發不行,下來從事實際製造業工作也不行,這就很尷尬了,就業也成問題。 [全文]
-
在這裏,中國贏得漂亮
從簽署中伊25年全面合作計劃到協調美國重返核協議,中國的伊朗棋局與中東整體規劃連動,亦與美國的戰略失準相關。避免追求極端的聯盟對峙幻夢,務實耕耘在中東的多邊關係,並在推進經貿合作與基建項目同時,將過往流失在西方手中的話語權寸寸奪回,方為經緯中東棋局的真正關鍵。 [全文]
-
曲折抗疫一年,德國為何越來越亂?
與歐洲其他國家比,德國第一波的抗疫還是相當成功的。但第一波中看似行之有效的辦法漸漸失去了效力,聯邦和各州給人留下的“合力”印象越來越靠不住。與此同時,“新問題”又接二連三地浮現出來…… [全文]
-
在阿富汗反恐?到底誰更恐怖!
深夜,貝爾斯獨自一人帶上夜視眼鏡和頭盔燈,在作戰服外套上阿富汗人的傳統大袍子,走到基地外的巴蘭迪村和阿爾科寨村,冷血殘殺了16名阿富汗平民,其中9名兒童,最小的只有2歲,另有4名婦女、3名男子,其中包括一個4口之家和另一個11口之家。 [全文]
-
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如果要發起國際訴訟,日本排污對自然生態的影響需要有切實有力的證據才能成立,各國應當開始準備對廢水流向的追蹤和相關生態影響的監測和研究,就算阻止不了日本排污,也能讓日本長期面對強大的國際壓力並付出應有的代價。 [全文]
-
福島罐子裏的水這麼安全,該送到東京水庫中
作為多次去福島採訪,且多次採訪過日本核電站、核處理設施的記者,筆者衷心希望儘早解決福島核電站事故,建議讓中俄韓等國的技術專家進入核電站,共商解決方案。但日本最後沒有采納。一個合理的解釋是,日本不願意與周邊國家互通核技術。 [全文]
-
平台反壟斷,最好的辦法既不是公有也不是私有
我們中國僅有的一些平台,千萬別被它收拾了,那是我們的寶貝。真正和美國打是平台和平台打,不是企業和企業打,美國怎麼不宰了它的那些平台企業? [全文]
-
這種行為非常無恥,有人還趕着給日本政府做“文宣”
核廢水入海説穿了是要為東電省錢,為日本政府省心,代價是什麼?整個太平洋的生態系統和人類利益陪綁,這種行為非常無恥。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依然有部分自媒體和大V拿着日本政府的文宣公關稿説這是安全的,替原子能機構給日本政府開綠燈,哪裏來的自信? [全文]
-
為日本福島核廢水辯護,錯在哪裏?
現在日本人該解釋的沒解釋,該行動的沒行動,在不徵得別人諒解的條件下一意孤行,將來勢必會遭受同等強度、甚至更大強度的報復。 [全文]
-
伊朗核設施再度被“黑”,和11年前“震網行動”有何不同
納坦茲核設施位於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的沙漠中,主要部分建於地下,是伊朗鈾濃縮計劃的核心,也是2010年“震網”病毒攻擊的目標。如果此次襲擊最終確定是網絡攻擊,與當年相比,情況存在幾處明顯的變化。 [全文]
-
做“東方小北約”的馬前卒,美國很想要,印度難做到
印度會不會就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作為美國來講,毫無疑問他是這麼想的,但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個問題。鄰居是搬不走的。跟一個很遙遠的大國結成準結盟的關係,來對付一個直接的、力量遠遠大於他的國家,這對他來説有什麼好處呢? [全文]
-
我去過新疆,那裏讓我這個“巴鐵”着迷不已
在烏魯木齊,我看到許多當地人享受着生活,享受着安全的環境,也從生意中賺了不少錢。有一個叫阿薩姆的巴基斯坦人,22年前定居在烏魯木齊。他和他的維吾爾族妻子帕特里夏在大巴扎開了一家珠寶店。他們在烏魯木齊相識相愛,一起做生意。 [全文]
-
只差5%,難怪美國要在烏克蘭搞事
眼看俄德天然氣管道直通就要成為既定事實,北約又“發力”對俄施壓了。儘管德國為了應對國內能源與經濟問題“硬氣”了一把,在北溪二號正式交付使用之前,波羅的海和東歐地區恐怕還會有更多矛盾集中爆發。 [全文]
-
“伊斯蘭化”能否成就土耳其“復興之路”?
“新奧斯曼主義”邏輯下,土耳其看似維持了獨立自主的“大國外交”路線,且與各國的較量中不落下風,但與世界和地區主要大國均存在矛盾,這意味着土耳其在國際上面臨着被全面孤立的危險。 [全文]
-
所謂涉疆“獨立”報告從哪來?起底野雞大學與機構
美媒稱讚一所野雞大學下屬機構的一份關於新疆種族大屠殺的報告是“里程碑式”的“獨立”分析。但深入挖掘就會發現,這不過是一場以“學術調查”為名的卑鄙宣傳運動。西方媒體拒絕揭開美國信息戰的表面來尋找真相,只會凸顯它在這場行動中的核心作用。 [全文]
-
日本悍然排放核污水,誰在撐腰?
“保障國家安全的原子能”公理,是日本暫不保有核武裝、但須保有足以實現核武裝技術與產業的潛在能力。這是日本國防安全政策最主要的部分。“日本不應保有核能,但為對抗中國,日本也該有核武器。”原子能體制穿着能源政策的外衣,形成了堅固的利益集團,稱霸於社會。 [全文]
-
美國:攏不住朋友,鎮不住敵人
在很大程度上,美伊關係的跌宕起伏往往是由於,雙方改善關係的勢頭會被對方的國內政治所改變。比如2015年簽了伊核協議後,在2017年特朗普上台,這就改變了伊核協議的走向。伊朗方面也面臨着魯哈尼政府把協議談下來,如果伊朗國內保守派6月份執政的話,伊核協議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 [全文]
-
接種率排名前5,兩國為何仍高感染?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50%的保護率,並不是滅活疫苗的極限。根據巴西研究人員近日報道的數據,如果兩劑科興疫苗接種時間間隔為21天以上,保護率可以提高到62.3%。從之前早期臨牀試驗的結果來看,也發現間隔28天接種,能獲得更高的中和抗體陽性率。 [全文]
-
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中國化?
社稷民本體制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體制,在2000多年來一脈相承。中國共產黨強調的為人民服務,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實就是對民本主義的傳承和超越。 [全文]
-
哈里斯不必那麼繞,美國只為一件事打仗
在石油之後,水資源是下一個全球爭奪的戰略資源。美國是必然會為水打仗的,因為這是維持霸權的需要。至於嘴上説的民主和人權,美國是不會為它們而戰的。 [全文]
-
台灣大旱,“九蛙疊像”全暴露了
日本人固然在台留下不少大型水利工程,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清代陂塘的基礎上加以擴建而成。對於清代桃園所建6685座中小陂塘,日人僅將其擴建打通,使桃園台地的水田佔到耕地面積的84%。此舉雖使台灣稻米(蓬萊米)產量大增,但台灣人卻根本吃不上。 [全文]
-
又要抵制?這就是為什麼2008年那麼難,我們還要辦奧運的原因
我們舉着五環旗、五星紅旗一路護航,見到幾個零星的“藏獨”人士,我們就在火炬趕來之前用旗子把他們蓋住……我們在領隊的帶領下跟着火炬猛跑,邊跑邊喊“北京加油!中國加油!”,到後來嗓子啞了,還是一個勁地吼。很多女生哭了,抹着眼淚跟着跑。 [全文]
-
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從“澶淵之盟”到共商氣候變化
對我這個不會中文的可憐人來説,要了解中國歷史太複雜了,而且一想到美國只有三百年曆史,我就覺得吃驚。我今天提到歷史是因為有人給我講了宋遼的例子,我希望我們能找到更多例子。 [全文]
-
平台經濟幫了滯銷農民,卻也讓他們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在平台經濟中,企業股權、架構都是技術企業的,但是因為用户每天在使用平台,實際就成為了平台經濟增值的合法的資源貢獻者。據此,也有理由參與“分紅”,至少是參與企業運營收益分紅。至於具體以什麼形式分紅,我們應該進行大膽想象。 [全文]
-
文在寅政黨慘敗,韓國要變天了?
國民力量黨獲得大勝,但高喊勝利為時尚早。如果國民力量黨和國民之黨等在野黨之間不能實現大聯合,那麼這次勝利很容易會變成一場“海市蜃樓”。但即使跟安哲秀率領的國民之黨聯合,國民力量黨內仍然沒有有力的總統候選人物,是個很大的困境。 [全文]
-
“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西方這種思想的根源是什麼?
一些西方人簡單地把在某種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套文化觀念、社會規則當成是絕對真理、普世原則,到處強加於人,並且非常固執地以為自己絕對正確,與他們的本體論思維有關。殊不知,人文世界充滿變化。拿着自認為的絕對真理到處走,只會取得反效果。 [全文]
-
一個復興的中國,會不會向西方“復仇”?
中美兩國均不對對方構成“生死攸關的威脅”。圖強以免再遭傷害很正常,但這不代表以復仇為自強的目標是理性的。國家間亦是如此。當然,未來是開放性的。不論中國還是美國,都有必要對自己國家未來在國際上所處的相對地位變化持開放態度。 [全文]
-
“經絡”圖片好看但無用,來談談經絡的本質
我們對經絡的理解是在不斷演變的,不能侷限在古書裏。既不能因為古書的錯誤而否定全部,也不能認為古書全部都是真理。以往很多人苦苦尋覓單一組成的經絡而不得,就是戴着鐐銬跳舞,迷信古書。一棍子打死的否定者,則是從另一個角度迷信古書。 [全文]
-
-
-
博鰲亞洲論壇發佈兩項重要報告
-
大巴車疾馳中被“削頂”,桂林通報
-
超26萬例!印度刷新單日最高紀錄
-
拜登終於承認:這是危機
-
“我們永遠不會允許台灣獨立”
-
長賜號被索賠60億,船上的大批中國貨怎麼辦
-
捷克驅逐18名俄羅斯外交官,美國秒站隊,俄方回狠話
-
隱祕而偉大,這個頭像刷屏了!
-
中法德這個時候談氣候,有何深意
-
美日聯合聲明涉華內容消極,外交部駁斥
· 中國駐日使館迴應 -
桂林:旅遊大巴撞上限高架 1死多傷
-
網友舉報幹部舅舅“鉅額財產來源不明”後續:將公開給舅舅道歉
-
17個“潮流”議題,博鰲來了!
-
俄烏互相驅逐外交官
-
美國新增確診58176例、死亡785例
-
CNN:震驚、難過、駭人聽聞吧?
-
“歐盟想發涉港聲明指責中國,被匈牙利攔下”
-
全球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300萬例
-
查實了!他濫用美國務院資源上百次
-
美日聯合聲明52年來首提台灣,我使館迴應
-
中國駐日使館迴應
-
俄羅斯:限令烏克蘭駐聖彼得堡領事72小時離境
-
哈爾濱一重型半掛牽引車與多車刮撞,致2人受傷21車受損
-
廣西發生命案致5死,嫌疑人系因感情糾紛報復殺人
-
“今日之中國,早已不是西方可以為所欲為的時代”
-
我駐美大使館:對美日聯合聲明涉華內容表示堅決反對
-
台鐵列車脱軌事故偵結:工程車司機被起訴
-
烏克蘭外交部:駐聖彼得堡領事已被釋放
-
印度疫情告急,“懇請拜登總統解禁原料出口”
-
國務院安委辦約談貴州省畢節市政府
-
國家税務總局:6月1日起全面推行財產和行為税合併申報
-
美日要共同拿出45億美元,研究5G、6G技術
-
俄安全局拘捕烏克蘭駐聖彼得堡領事
-
太原一化工廠爆炸 2人遇難3人失聯
-
巴拉圭急需中國疫苗,有人嗅到了“斷交”的味道
-
蔡昉:“二孩”最符合生育意願
-
“職工醫保家庭共濟”指醫保卡可全家使用?北京醫保局闢謠
-
俄羅斯對等反制:驅逐10名美外交官,禁止8名高官入境
-
我大使:邊界爭議是客觀現實,但不是中印關係的全部
-
韓正視頻會見克里:期待美方承擔應盡責任
-
王毅同越南新任外長裴青山通電話
-
我使館:中方決定對冰島有關人員實施制裁
-
俄“薩彥嶺行軍”比賽結束,我軍總分第二
-
BP中國環境產品負責人:我和中文最先結緣
-
智利:中國科興疫苗預防保護率為67%
-
二人大談中國,提及台灣和新疆問題
-
北京一儲能電站突發爆炸: 兩名消防員犧牲,一名員工失聯
-
中央督察人員將副市長帶到居民家旁排污口:能聞到臭味嗎?
-
31省份新增確診15例:本土1例在雲南
-
古共八大開幕 勞爾·卡斯特羅宣佈不再擔任第一書記
-
副外長樂玉成接受美聯社專訪,批駁抹黑中國的不實論調
-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會見北約祕書長
-
“中國又成全球經濟抵禦崩潰堡壘”
-
美國新增確診81154例、死亡903例
-
雲南新增1例確診病例
-
-
-
“你是逃犯!” 中國學者在BBC節目中暴擊亂港分子羅冠聰
-
來了!新版《中國地圖》《中國地勢圖》正式面世
-
日美首腦會談發佈的聯合聲明,到底給了誰壓力?
-
五一國內出遊有望達2億人次,突破2019年同期水平
-
中國教育改革必須全面佈局,才能克服文理分科的工匠體制
-
男子包中手機突然爆炸起火燒焦頭髮睫毛,猜猜什麼品牌?
-
wps和office優點之我見
-
全國超2億人單身,一線城市單身青年40%為“月光族”
-
菲利普親王葬禮上英女王首露面,哈里王子回國奔喪
-
黨史百問030:毛澤東為什麼沒有參加中共六大?
-
《大宋宮詞》4:集齊狗血、權謀、宮鬥、動保、女性主題的高能來了!
-
日本社會主義者為何不反核能?
-
論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看到作者名字,網友:失敬了……
-
女子捨命生子1年後丈夫再婚還過繼孩子?當事人家屬:將起訴造謠者
-
4月17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泰國男子投餵路邊大象,遭象鼻甩摔後踩踏致死
-
韓國一飲品稱可抑制近八成新冠病毒賣到脱銷,被打臉後道歉
-
泰坦尼克號上倖存的6位中國人後來怎樣了?
-
保安拒絕120乘電梯救房客,酒店:是物業保安,將開除
-
消化一下:八天換三個總統,這國被“拉美魔咒”封印了
-
現在幼兒園不僅是經濟壓力,還事兒多,今天要小魚明天烏龜後天蠶寶寶
-
廣東男子因螺螄粉懷疑身世,最終在廣西找到親生父母
-
《浪姐2》成團了,大家只記住了“那英假唱”
-
雞媽與雞娃的怪圈
-
五一火車票秒光,12306又又又崩了
-
白宮準備的漢堡,菅義偉“沒碰”
-
9年後通知二胎違法要“補罰”,官方迴應來了
-
什麼是快樂星球?
-
窮人買得起,富人看得起的南極人!股價為何卻下跌65%?
-
在香港買車開車是怎樣一種體驗?
-
92歲李嘉誠接種新冠疫苗
-
“中國公安制服”照登韓國官方雜誌?涉事機構道歉:收費網站買的圖
-
任澤平:晚婚不婚嚴重拖累國家財政
-
觀網匯聚了很多有識之士,但在體育方面,觀網網友幾乎就是體育沙漠
-
30億,這劇太“燒錢”了
-
纏上捕鳥網,自己去消防隊上門求助
-
學生爸爸在家長羣連搶30個紅包後退羣消失…警方:刑拘!
-
韓國人為什麼忽悠不到中國姑娘了?
-
大家反映形式主義挺嚴重普遍的,無奈
-
新冠病毒變異導致疫苗失效怎麼辦?流感疫苗的經驗值得借鑑
-
《大宅門2》雖比其他的作品優秀,但和《大宅門1》遠不能相提並論
-
硬盤居然能挖礦了!顯卡漲價的慘劇即將再次上演
-
男子用技術手段恢復網紅女友微信記錄並散佈,被拘6日
-
終將爛尾的超長篇日漫
-
烏克蘭,風雨飄搖
-
當年Vaporfly 4%,就是美國耐克公司對國際田聯的顏色革命
-
BBC採訪翻車:妄圖指責中國,美學者卻怒批美國乾的“好事”
-
黨史百問029:陳獨秀為什麼不參加中共六大?
-
兒媳用乳汁喂婆婆雕塑被吐槽,景區:年輕人不懂孝
-
女子4次起訴離婚被駁回,男方:不和好就魚死網破
-
“造神者”耐克,還能傲慢多久?
-
CNN記者被抗議者怒懟:“你們這些扭曲事實的媒體,趕緊滾!”
-
同樣是為國家發展作貢獻,沒必要捧一踩一,文科理科都是同等重要的
-
4月16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亞洲特快:進擊的巨人拉垮了,日本動漫“都是軍國主義”了嘛?
-
5月1日起,遛狗不牽繩將被視為違法
-
深圳的便民蔬菜店錢大媽,被大爺大媽們薅羊毛薅的打算改規則了
-
印度上千村民互扔牛糞送祝福,味太沖了…
-
五一檔,被捧高了嗎?
-
“高端”奢侈品,為何總鍾愛“土味”營銷?
-
“大胃王”消失的8個月
-
女乘客稱鄰座老人把手放在自己腿上,感謝空姐寫紙條相助
-
趙薇談新片聚焦“學區房”:瞭解了一些我完全不知道的社會現象
-
政策紅利消退,三一重能闖關科創板就能成為“中國第一”?
-
郭美美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批捕
-
有沒有圍棋玩家來看一看,這種局面,紅圈裏的黑子能活下來嗎?
-
深圳頻發“迷藥”事件?網友稱被推銷香水者迷暈,警方闢謠
-
川藏行看到的警察讓我覺得安心,就像看《巡邏現場實錄2018》的現場版一樣
-
小內卷,啊不,小捨得。。。
-
江歌母親訴劉鑫案庭審紀實:未撥打119,是否失於施救?
快訊熱點 -
-
- A
- 聞一哆 阿德爾·特納 愛德華·盧斯 阿蘭·巴迪歐 安生 阿努·安瓦爾 奧卡姆剃刀 阿里爾德·沃蘭 阿爾卡貝·奧克貝 艾維·勞埃伯 曹廷 丁純 董彥良 韓俊 洪灝 《環球時報》英文版 邱榮利 鹽都小警察 張育瑛 張子實 左文文
- B
- 博大龍 白鋼 包道格 保羅·克魯格曼 貝淡寧 北美崔哥 貝諾•彭澤 邊芹 彼得·諾蘭 布魯克·薩瑟蘭 布魯諾·馬賽什 保羅·莫林維爾 保羅·馬斯格雷夫 保羅·謝爾德 彼得·布萊農 彼得·古德曼 彼得·戈登 彼得·蒂爾
-
- H
- 海派沙拉 韓方明 韓會師 韓毓祥 寒竹 韓毓海 何處擊 何帆 何建華 何君堯 黃海倫 亨利·B·沃爾夫 何偉文 賀雪峯 何亞非 洪希伯 洪秀柱 胡鞍鋼 黃勃 黃道炫 黃紀蘇 黃奇帆 黃益平 黃有光 黃子榕 黃宗智 華生 華玄洪 胡佛 霍布斯鮑姆 霍思德 胡錫進 亨利·基辛格 何塞普·博雷利·豐特列斯 黃振威
-
- M
- 切斯·馬達爾 茂哥 馬伯庸 馬丁·雅克 馬光遠 馬哈蒂爾 馬凱碩 毛晨雨 毛尖 毛克疾 馬平 馬克·麥卡錫 馬克·塞爾登 馬丁·賈爾斯 馬丁·凱特爾 瑪麗·拉烏麗 馬特·施拉德爾 瑪雅 馬遠志 梅根·麥卡德爾 莫哈里·瑪魯 梅新育 塞萊斯廷•孟加 孟捷 苗柔柔 邁克爾·本德爾 邁克爾·伊萬諾維奇 邁克爾·雅各比德斯 邁克爾·布倫納 邁克爾·羅斯 邁克爾·沃爾夫 米克·巴爾 邁克爾·本田 米蘭·瓦什納夫 米歇爾•阿格里塔
-
- W
- 王韜 烏薩馬·艾哈邁德 外交政策 王正緒 王丁楠 王東賓 王飛 王海娟 王建 王晉 王孟源 王睿 王世達 王陶陶 王維佳 王文 王湘穗 王曉笛 王曉泉 王一鳴 王義桅 王卓祺 汪暉 萬釗 萬喆 瓦特薩拉·卡瑪特 魏迪英 魏峯 魏明仁 温鐵軍 文揚 吳嬛嬛 吳大真 伍戈 吳敬璉 吳濛濛 吳小平 吳松營 吳新文 吳蓴思